:我们已经在前面(没看的看一下)对《汉字密碼1》做了启蒙式的铺垫,并对头12个字的繁简体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解析。本次解析第13到第23个字。

13、矇/蒙

简体字的“蒙”字,它的部首从“艹”(草)而来,它的下面是个“冢”字,意思是“高坟”,也就是与死人的坟墓连在一起。想一想,在一个“高坟”的上面,长满了乱七八糟的野草,那是一幅什么样的凄凉图画?这就是“蒙”字要传递给人们的信息。

在《易经》里面有一个卦叫“蒙卦”,就是特别针对着“蒙”的种种情形说的。它指出人们受蒙骗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。然而,落在“蒙”中的人必须虚心的接受启蒙,才能走出杂草丛生的“墓地”。

蒙卦的卦辞是这样说的:“亨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”它的意思就是说,在接受启蒙这件事上,被蒙蔽者首先必须有一种接受教育和改变的愿望,这样接下去才有路可走。

接着,卦辞又说,“初筮告,再三渎,渎则不告。”它的意思是说,若已经把道理跟你讲清楚了,但如果人还是一直不信,告诉你再多也没用。这正是今天许多的人,在接受启蒙时的生动写照。

明白了“蒙”的含义,再看繁体字的“矇”很快就会懂:它的部首是来自“目”,不要以为有了“目”就不会被“蒙”了,它是告诉人如果你的心被蒙住、蒙死了,哪怕是眼睛睁得大大的,也只不过是个瞎子。

所以,把“蒙”卦多看几次,把“朦”在眼睛上的灰尘多吹几下,人就会从“梦”中“猛”醒过来了。

14、懐/怀

这两个字的部首相同都是“忄”(心),《说文》指出“懐”的意思是“思念”,当然离不开“心”的功能了。

“懐”中的右边是“褱”字,它的字义和发音都与“懐”相同;但简体字的“怀”,其右边是个“不”字,其意思和“褱”的含义可就相差大了。“不”的部首来自“一”,它是汉典中排第一的部首,凡是出自这个部首的字都各具特色,所以你一点也不要小看这个“不”字。

在古文中,“不”字等同“否”字,它们的字义相同,都带有“不然,不如此”的意思。然而,“否”的部首是出自“口”,与“不”字的部首出自“一”还不一样。那么,到此为止,我们怎么样把“不”和“怀”的意思调和在一块呢?

人的心怎么想,口里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。由此而来我们就明白,一个人所“怀”的心思意念,和口里说出来的话必须一致才合情合理。“不然,不如此”的话(这时“不”就被派上用场了),后事可就“坏”(“怀”和“坏”是同音字)了。

15、傑/杰

繁体字的“傑”字的部首是“人”,在其右边的同音字“桀”的意思是“凶暴”。中国夏朝的末代君主桀纣,就是个众所周知的暴君。“桀”在古时与“揭”同字,所以我们看到有不少的英雄豪杰揭竿而起,竭力反对和推翻这种残暴的独裁政权。这些人都可以算是杰出的人,也就是跟这个“傑”字连在一起的人。

简体字的“杰”字,它的部首出自“木”,下面四画的“灬”在古时与“火”同字,而且还是指“烈火”。这使我们油然地看到了一幅图画:人被绑在木桩上,底下是熊熊燃烧的烈火,这岂不是为着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献身的烈士的光辉写照吗?不管是男是女,哪一个不是赴汤蹈火、视死如归的“杰”出人物?

看看,“傑”和“杰”两个字,就是如此天衣无缝地贴合在一起。这也是在提醒我们,人类在进入数字的时代,应该改变固执的二元对立的观念,扩大自己的视野,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前方要走的路。

16、進/进

繁体字的“進”和简体字的“进”,它们的部首一样都是“辶”,跟走路有关,两者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分歧之处。

它们的差别在于,“進”的里面是个“隹”字,它是短尾鸟的总称;而“进”的里面是个“井”字。那么,又该怎么样解读这两个字的差别呢?

原来,古时“隹”与“惟”同字,从部首“心”而出的“惟”字,是个助词,用于句首,表示开始。如此一来,我们就可以悟解到,“進”要告诉我们的是,就像走路一样,凡事都有个起头。而一开始的时候就必须用“心”,否则事情办不好,路也很难走到底。

而“进”里面的“井”,在古文里其外形是井口,中间有一点表示井中有水。在《易经》中有一个卦叫“井”卦,就是描述“井”如何以无私的心态,去帮助和满足人的需要。

不难想到,长途跋涉走路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水,一个口干舌燥的人若能喝上一口甘甜的井水,那是什么滋味?

所以,“进”就是要告诉你,走在人生这条漫长的道路上,时刻不要忘记路上有口“井”。当你干渴得到一口水时,要心怀感恩之心;当别人需要一口水时,你要慷慨地把之给出去。那么,不管这路有多长、多难,都无法抵挡有“心”人前进的步伐。

17、豐/丰

繁体字的“豐”的部首出自“豆”,它是古代用来装盛食物的器皿,特别是涉及到与祭拜神明有关的事务。“豐”是指豆子饱满,可以引伸到万物的丰盛,当它和神明连在一起的时候,无形之中自然就和老天爷的祝福也连在一起了。

简体字的“丰”字的部首出自“上下通”的“竖”(丨),一般来说,凡出现在这个部首的字系中的字,都带有其特别的含义。这个“丰”字也不例外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“丨”所属的字系中,有一个和“丰”十分相似的字叫“丯”,它是指野草,其发音为jiè,与“绝”字近音。

你可以看到“丯”与“丰”的差别,在于“丰”里面的三个“一”(我们通常叫“一横”,“汉典大全”中称之为“一”)是直的;而“丯”的三个“一”却是斜的,从而就引出了饱满的豆子必“丰”,歪斜的野草必“绝”的不同结局。

在《易经》中,第55卦叫“丰卦”,是《易经》里唯一带天地数的卦,可见“丰”的角色不是其它字可以代替的。

18、義/义

繁体字的義的部首来自八繁体字的“義”的部首来自“八”,意思是“分别”,用来形容一个正直的义人的威严仪容。它之所以用“八”作部首,就是为了强调如此的义人是与世人有别的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个“義”字,实际上它的部首也可以来自“羊”。通常在一般的字、词典之中,你要从“羊”的部首进去才能查到“義”字。“汉典大全”所提供的部首“八”,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深刻地认识“八”和“羊”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。

羊八井

只要主义真还有简体的“义”字,它的部首是来自一“点”(丶),代表“主人”的“主”。由此,我们才明白原来“义”人之所以能成为义人,是因为有一位“主”住在其中。任何一位想和正义、公义、公平挂钩的人,都可以也应该从这一个“义”字得到启示。

義無反顧衝出迷霧

19、驚/惊

繁体字的“驚”的部首来自“马”,在“马”的上面是个“敬”字,虽然它和“惊”是同音字,但显然含义并不一样。

它指出即使你骑在马上,无法控制的局面让你左右为难,也不要恐慌,一切都会被摆平的。因为,一个敬畏天地,尊重别人的“骑士”,必定是一个良心正直、为人谦卑、行事谨慎的人。哪怕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故,老天爷都会帮他一把的,令他临危不惧,冷静理性地去解决一切的问题。

反之,简体字的“惊”的部首来自“心”,右边是个同音的“京”字。它的本义,是指“人工筑起的高土堆”。也就是说,人的心容易受惊,绝不是无缘无故的。它是与人平时好高骛远、自高自大的性格连在一起的。一个平时趾高气扬的人,一旦有事发生,必定丧魂落魄、惊慌失措,往往是第一个逃之夭夭的人。

20、慄/栗

简体字的的“栗”字,它的部首是“木”,《说文》指出,“栗,木也”。这不能不引起了人的好奇心。凡树都是“木”,为什么《说文》要特别强调栗乃是“木”,难道其它的木都不算数?可见这里面必藏有“密码”了。

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栗子的内外,不难发现它有外表坚韧,果肉甘甜、颜色健美的特点,这大概把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标准都集于一身了,难怪它可以成为见“木”如见人的象征。

再进一步看一下,“木”的上部是个“西”字,“西”原来与“栖”同字,带有“鸟入巢息止”的含义。由此而来,我们就看到栗树成为鸟儿愿意栖息之住处,不是没有道理的。因为它可以把安全感带给在住在其中的栖息者。

明白了“栗”的内涵,再来看看繁体的“慄”,就很容易理解它的意思了。因为“慄”的部首来自“心”,所以人能否在“栗”里面得到安息,全看你的“心”的状况如何:如果你的心是惧怕恐慌的,去哪里都会动荡不安;如果你的心是稳定平静的,去哪里都可以睡好觉。

我们说过,繁体字重在精神层面,无论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,它为人所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可忽略的。“栗”和“慄”的出现,再一次为我们显明了此一点。

21、舘/馆

繁体的“舘”的部首是“舌”;简体字的“馆”的部首是“食”。人要吃东西,必须从口而入;要讲话,也离不开口中的舌头。可见这两个字把“口”的两大功能都包进去了,实在妙不可言。

颇有意思且令人深思的是,这两个字却同时又跟“官”字连在一起。这似乎在提醒人们,正在做官的人,或正想做官的人,甚至于与“官”或多或少有些关系的人,都必须在“食”上加以注意,才能食得安心,吃出健康;

而管住自己的口舌头,是比对付嘴巴来得更重要的事。“病从口来,祸从舌出”,怎么样智慧地去理解和运用这两句话,就成了现代人必须面对的功课。

中医有“心开窍于舌”的说法,提示我们并不是去学习或操练某一种说话的方法或技巧,而是让舌头的“主管”——“心”能真正掌权,进入思想意识和外在环境的合一,这才能达到“心想事成”的境界。

22、勝/胜

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来自“月”,也就是“肉”,意味着所谓的“胜”与否,实际上都与人的肉体,怎么样与人的自由意志互动有关。

《说文》对“勝”所下的定义是“勝,任也”。所谓的“任",是说你要担负得起心身所必须承受的压力。

“勝”中有个“卷”字,它的部首来自“厄”,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山边的崖洞里弯腰曲膝,这自然会十分辛苦。所以有一个“卷”的同音字叫“倦”,它一目了然地告诉你,无论把谁放在这种煎熬难忍的环境之中,只要是人,没有一个不觉得疲倦难耐。

然而,这就是老天爷安排给“胜”者的环境,所谓“苦其心志、劳其筋骨、饿其体肤”,无非也就是指着这样的经历罢了。

而带着“生”之部首的简体字“胜”,这时就出来为你打气了。因为《说文》指出,“生,进也,像草木生出土上”。如此一来,前面看到了盼望,也知道这是一个人生了以后,要成长、成熟、成“胜”的必经之路,那还有什么可叹、可说的呢?

每一个人一生的经历,无非就像一场跟自己打的仗,敌人就是自己的肉体情欲。你不必整天想到要如何把别人给“克”掉,只管不断提升自己的“生”命之气,一生的“任”务就算负责任地完成了。

23、廟/庙

繁体字的“廟”和简体字的“庙”的字首都一样,是象征与建筑物有关的“广”字。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“廟”的里面是个“朝”字;而“庙”的里面是个“由”字。

“朝”的意思是指早晨;封建王朝的百官都是在早朝的时段拜见帝王的。同样,宗教人士也强调清晨的时段是与神明交通、祷告的最佳时间。

而“由”则带有起头、缘由的意思,所以两者实际上并不冲突。真正的宗教信仰都不是从外面的形式去追求的。宽广雄伟的殿堂,无非是茫茫宇宙的缩影,其最终之目的,是要让人类的生命状况得以不断进化、上升,直到进入超越时空、“庙”(妙)不可言的永恒境界。

点击这里继续看对第24到第34个字的解析

留下评论